高标准农田建设“好”在哪
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作重点、难点
1. 根据当地基本情况确定适合当地的工程方案。
2. 调查项目区道路现状及利用情况,骨干水利工程利用情况,地下水情况,保证规划后旱能浇、涝能排解决农民耕作过程中的苦难,切实为项目区群众服务。对原有的水利设施做充分调查,能利用的要调查清楚,避免设计重复,更要调查当地水资源情况,设计出符合本地的水利灌溉工程,让当地农民使用起来方便、经济、实用。
3. 结合群众及乡镇意见,设计道路、水利、电力等工程满足生产需要,将资金充分利用到实处。
4. 设计方案,特别是新设计沟、新设计道路、挖填坑塘等工程一定征求当地村民意见,避免前期沟通不到位后期实施难度加大的问题。
1. 地类调查,及村庄周围复杂地形的测量。
2. 灌排沟渠的渠底高程的测量,保证项目区内灌排顺畅。
3. 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的结合,既要使方案符合实际又要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。
4. 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,平衡当地群众的意见,适当的提高道路、沟渠、桥涵标准。
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
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,往往过于注重有形实体工程的建设,如水利设施、道路等,却忽视了土壤改良、培肥地力、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、农业科技服务等综合配套措施的投入。导致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无法得到全面提升。
项目申报面积大,建设工程分散,导致项目区域群众受益不均。在改造后的项目区内,通常会出现所谓的“核心区”和“辐射区”。在“核心区”,可能会建设田间路、灌溉渠及土地平整等多项工程,而“辐射区”的农田水利工程配套则相对匮乏,甚至存在“断头路”、“断头渠”的现象,严重制约了农田的整体效益。
部分项目的规划设计脱离实际,未能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、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,导致建成项目效益不佳,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。
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,部分项目未按项目实施方案进行施工,存在违规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等行为。这不仅浪费了资金资源,也影响了农田的正常使用。
工程质量问题还表现在短斤缺两、以次充好等方面。例如,路面沟渠的宽度、厚度及长度未达到设计标准,土地整理完成后地块平整度达不到质量要求等。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田的灌溉、排水和耕作等功能的正常发挥。
另外,一些项目在限建区建设高标准农田,违反了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,给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了潜在风险。
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,“重建设、轻管护”的现象较为普遍。一些项目在建成后,由于产权不清晰、建后管护责任和措施不到位等问题,导致农田水利设施功能无法得到正常发挥。
后期管护经费不足也是导致管护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。由于基层财力有限,很多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移交给乡镇村后,无法承担后期管护经费,导致设施损坏、功能退化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。
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策与建议
制定详细规划
根据县域的地理、气候、经济等实际情况,制定详细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,明确建设目标、区域布局、建设内容等。
融合乡村振兴
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,确保农田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、田园综合体、生态旅游等产业协同发展。
示范引领
优先选择土地条件好、开发潜力大、群众积极性高的区域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点,通过示范引领,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。
综合配套
注重土地平整、田间道路、灌溉排水、农田防护、农业科技服务等方面的综合配套建设,提升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。
整合财政资金
统筹整合各级财政支农资金,优化资金配置,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的稳定投入。
引入社会资本
通过政府引导、政策扶持等方式,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,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。
农民参与
鼓励农民自筹资金,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,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,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度。
集中投入
将统筹资金集中投入到示范区域,提高单位投入标准,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质量和效益。
队伍建设
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队伍建设,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,提高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。
制度建设
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制度,包括公示公告、招投标、监理、验收等各个环节的制度和规范,确保建设的规范性和透明度。
优化流程
结合农村实际,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流程,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程序,提高建设效率。
信息化管理
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,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大数据平台,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和动态监管,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。
制定详细制度
制定详细的后期管护制度,明确管护责任、经费来源、奖惩措施等,确保高标准农田的长效运行。
落实责任到人
按照“谁受益、谁管护”的原则,明确产权归属和管护主体,将管护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或组织,确保管护工作的有效执行。
奖惩分明
建立奖惩机制,对在高标准农田管护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组织给予表彰和奖励;对恶意破坏基础设施、破坏农田的行为依法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。
永久保护